刷到那些點贊過萬的口腔科普內(nèi)容,是不是總納悶人家怎么做得那么抓人?其實細看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厲害的創(chuàng)作者都有一套巧辦法,不是非得靠專業(yè)團隊才能做出好內(nèi)容。

先說選題吧,很多人一上來就想講大而全的知識,結(jié)果內(nèi)容空泛得讓人劃走。但那些受歡迎的視頻,往往盯著一個小問題往深了挖。比如不講“如何保護牙齒”這種寬泛的主題,而是聚焦“智齒到底要不要拔”“電動牙刷真的比手動好嗎”這類具體疑問。用戶刷到的時候會覺得“哎,這正是我想知道的”,自然愿意停下來看。

原來大佬都這么做口腔科普動畫小視頻!學到了圖片

畫面呈現(xiàn)也有門道。別覺得動畫就得畫得多精致,其實簡潔明了更重要。有人把牙齒畫成圓滾滾的卡通形象,給細菌加個小帽子,原本嚴肅的科普瞬間變得活潑起來。色彩不用太復雜,明亮的配色能讓觀眾看著舒服,重點信息用對比色標出來,比如用紅色圈出蛀牙的位置,觀眾一眼就能get到關鍵。

內(nèi)容表達是關鍵。專業(yè)術語堆太多,誰都看不下去。厲害的創(chuàng)作者擅長把復雜知識拆成大白話。比如解釋牙菌斑,不說“牙菌斑是基質(zhì)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、牙間或修復體表面的軟而未礦化的細菌性群體”,而是說成“牙齒上沒刷干凈的食物殘渣,時間長了變成的‘小垃圾場’”。再配上動畫演示細菌在“垃圾場”里繁殖的畫面,大家一下子就懂了。

原來大佬都這么做口腔科普動畫小視頻!學到了圖片

節(jié)奏把控也得注意。現(xiàn)在的人沒耐心看長視頻,把內(nèi)容控制在1分鐘左右最好。開頭3秒必須抓住眼球,要么拋出一個常見的口腔問題,要么放一個夸張的動畫特寫。中間每10秒左右換個畫面,穿插一些小互動,比如讓卡通牙齒眨眨眼、歪歪頭,觀眾不容易走神。

還有個小技巧,就是在視頻里加些生活場景。比如演示正確刷牙方法時,畫一個人早上起床刷牙的場景,比單純放一張牙齒解剖圖要親切得多。大家看到和自己生活相關的畫面,會覺得內(nèi)容更可信,也更容易記住里面的知識點。

想做出這樣的口腔科普動畫小視頻,選對工具能省不少事。萬彩動畫大師就很適合新手,里面有現(xiàn)成的口腔素材,牙齒、牙刷、細菌這些元素直接拖進畫布就能用,不用自己從零開始畫。自帶的模板也能幫著搭好視頻框架,改改文字和畫面,很快就能做出一條像模像樣的科普內(nèi)容。

原來大佬都這么做口腔科普動畫小視頻!學到了圖片

其實做好科普視頻,關鍵不是技術多厲害,而是能不能站在觀眾的角度想問題。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觀眾,想想他們想知道什么、能看懂什么,再用簡單有趣的方式講出來,慢慢就找到門道了。
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hrddomp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