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課制作,想做到教學環節不缺失,得從多個方面去留意。
微課雖然短小,但該有的教學環節一個都不能少。教學設計得精心規劃。要清楚這節微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,學生學完之后要達到怎樣的效果。比如是讓學生掌握一個數學公式的運用,還是理解一篇語文課文的主題思想。確定好目標后,才能圍繞目標去設計教學內容和環節。
導入環節很關鍵。一個好的導入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。可以用和課程內容相關的小故事來導入。比如講歷史知識,就可以講一段那個歷史時期有趣的小故事,讓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的內容產生興趣。要是沒有導入直接進入知識點講解,學生可能會覺得很突兀,難以快速進入學習狀態。
知識點講解部分,要做到條理清晰。把復雜的知識點拆分成一個個小的部分,逐步講解。比如在講科學實驗步驟的時候,一步一步地說清楚,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,為什么要這樣做。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槌,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。而且講解過程中,要結合一些實例,讓學生更好地理解。像講物理原理,就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解釋。
講完知識點后,得有練習環節。通過練習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,也能讓老師知道學生掌握得怎么樣。練習題要精心挑選,既要有基礎題,讓學生熟悉基本的概念和方法,也要有稍微難一點的拓展題,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。比如講英語語法,就可以出一些選擇題、填空題,讓學生運用剛學的語法知識去填空。
反饋和評價環節也不能少。學生做完練習后,要及時給他們反饋,告訴他們哪些做對了,哪些做錯了,錯在哪里。評價要客觀公正,不能只說好話,也不能一味批評。對于做對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,讓他們更有信心;對于做錯的學生,要耐心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,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方法。
在微課制作過程中,還要注意教學語言的運用。語言要簡潔明了,通俗易懂,不能用一些生僻的、難懂的詞匯。同時,語速要適中,太快了學生可能跟不上,太慢了又會讓學生覺得拖沓。
總之,微課制作要想有效避免教學環節的缺失,就要在教學設計、導入、知識點講解、練習、反饋評價等各個方面下功夫,這樣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微課,讓學生真正從微課中學到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