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課要想讓學生真正聽進去、學明白,案例選擇至關重要。把學生日常經歷的場景搬進微課,能讓知識變得觸手可及。

以數學學科為例,在教授百分比知識時,用超市促銷的場景作為導入就很合適。在日常生活中,學生跟著家長逛超市,常常能看到貨架上貼著“商品七折出售”“滿20050”的標簽。微課可以呈現超市里不同促銷活動的畫面,讓學生計算在不同優惠方式下,購買同一件商品實際需要支付多少錢。通過解決這樣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,學生不僅能快速理解百分比的概念,還能學會運用它去分析生活中的消費情況,明白如何在購物時做出更劃算的選擇。

再看語文學科,講解描寫人物的寫作方法時,以校園生活場景導入效果顯著。校園里,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熟悉的老師和同學,他們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。微課可以選取班級中某位性格開朗、樂于助人的同學作為例子,展示他在幫助同學解決學習難題、主動打掃教室衛生等場景中的言行舉止。引導學生觀察他的動作、語言和神態,進而學習如何通過具體事例和細節描寫,把人物形象刻畫得鮮活立體。這樣一來,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遙不可及的事,而是可以從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入手,輕松掌握寫作技巧。

科學學科也不例外。在講解植物生長的相關知識時,以家庭陽臺種植花草的場景導入,能引發學生的興趣。許多學生家里都有在陽臺種植花草的經歷,從播種、澆水,到看著種子發芽、幼苗慢慢長大。微課可以記錄植物生長的全過程,讓學生觀察植物在不同階段的形態變化,了解陽光、水分、土壤等因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。學生通過回顧自己種植花草的經歷,能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,還能在課后繼續觀察自家的植物,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。

將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場景導入微課案例,能讓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。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習,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識,也能更清楚地認識到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,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